商砼就是商品混凝土,1953年由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(chuàng)造,1985年6月7日,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了"砼"與"混凝土"同義。
砼(tóng),是混凝土的學名。
"砼"是"混凝土"的同義詞。大家都知道的,特別是搞基礎建設的同仁們,大概都認識這個字。但"砼"是誰創(chuàng)造的?什么時候被批準通用的?--恐怕就鮮為人知了!
"砼"一字的創(chuàng)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。創(chuàng)造時間是1953年!迄今60年。當時教學科技落后,沒有錄音機,也沒有復印機……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。"混凝土"是建筑工程中較常用的詞,但筆劃太多,寫起來費力又費時!于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"人工石"三字代替"混凝土"。因為 "混凝土"三字共有三十筆,而"人工石"三字才十筆,可省下二十筆,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!后來"人工石"合成了"砼"!并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,一傳十,十傳百……
1955年7月,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"名詞室"審定頒布的《結構工程名詞》一書中,明確推薦"砼"與"混凝土"一詞并用。從此,"砼"被廣泛采用于各類建筑工程的書刊中。
1985年6月7日,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了"砼"與"混凝土"同義、并用的法定地位。
由混凝土公司生產,賣給施工單位的成品,全稱商品混凝土,簡稱商砼
自拌混凝土,是根據(jù)配合比(一般由當?shù)貦z測單位提供),自己用水泥,砂子,石子及外加劑攪拌完成